愛樂電台六月音樂節「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四季,好聽又好看!」
I MUSICI'S OSCAR
017/06/08 (四)19:30 國家音樂廳
轉貼
2017年最好聽的音樂會!「四季」紅不讓!
2014年愛樂電台主辦「轉動二十年的四季」音樂會,邀請「四季」天團I MUSICI來台演出,「票房完售」,震撼臺灣樂壇!2017「四季」當然要更好,經典詮釋韋瓦第名曲,原汁原味呈現義大利巴洛克風格,一生應該現場「看」一次!奧斯卡金獎電影配樂大師—巴卡洛夫、莫利柯奈,量身打造專屬曲目,節目內容雅俗共賞又獨特,保證好聽!經典電影畫面,歷歷在目!
無法複製的傳奇-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I MUSICI
「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I MUSICI)」自1952年成立,即獲得義大利指揮家托斯卡尼尼讚譽為「全世界最好的室內樂團體」。12人編制的室內樂團,不設指揮,每位團員都是獨當一面的獨奏家,聲音精準、細膩、和諧,技術一流,默契絕佳!搭配成套義大利知名古董名琴,將18世紀義大利傳統的即興技巧及歌唱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展現道地的義大利美聲!
因為他們,「四季」重見天日
全世界有許多演奏家演奏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錄音紀錄數以百計,但只有一個樂團能夠號稱「正宗」,因為這首曾經被遺忘兩百多年的作品,正因為「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I MUSICI)」在1955年的唱片錄音,才成為如今的世界名曲。至今已留下七套錄音版本,銷售量超過2500萬張,囊括「法國國際唱片大獎」、「唱片收藏家大獎」、「荷蘭愛迪生唱片大獎」、「德國唱片大獎」等,並獲得「白金鑲鑽大碟」的榮譽,傲人紀錄,無人能及!他們不但讓「四季」重見天日,更讓國際樂界,「必須重新評估巴洛克音樂的價值」!
演出者
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
I MUSICI
演出曲目
巴卡洛夫:大協奏曲
L. Bacalov: Concerto Grosso for strings and cembalo
莫利柯奈:莫利柯奈組曲(越戰創傷、海上鋼琴師、四海兄弟、教會等)
E. Morricone: Morricone Suite
格蘭齊:「我愛電影」組曲(蒂凡內早餐、綠野仙蹤、狂沙十萬里、美麗人生、新天堂樂園、辛德勒名單、教父、西城故事、頑皮豹、郵差、豪勇七蛟龍、印地安那瓊斯、星際大戰等)
R. Granci: I Love Cinema
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A.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2017/01/20
2017/06/03(六)19:30 Gidon Kremer, András Keller, Kremerata Baltica&CBSO 國家音樂廳
愛樂電台六月音樂節「大師,再見!-基頓.克萊曼告別亞洲音樂會」
Gidon Kremer, András Keller, Kremerata Baltica&CBSO
2017/06/03(六)19:30 國家音樂廳
2017臺灣最重要的一場音樂會!
小提琴大師基頓‧克萊曼為告別亞洲舞台,親自企劃「最後一次,也是第一次」亞洲大型巡迴演出,並將首度在臺灣演奏古典協奏曲,聯手指揮家安德拉斯‧凱勒、波羅的海弦樂團,及布達佩斯交響樂團,以「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華麗離臺!大師同台、雙團聯演,陣容堅強,不容錯過!
上帝也迷戀的魔鬼提琴手-基頓‧克萊曼Gidon Kremer
基頓‧克萊曼(Gidon
Kremer),國際最獨樹一格的小提琴大師!基頓‧克萊曼年輕時即囊括各大國際重要比賽獎項與唱片錄音獎項,琴音凌厲、桀驁不馴的風格無人可比擬!基頓‧克萊曼的曲目非常廣泛,包含古典、浪漫到當代作品,並經常受邀與現今最重要、知名的樂團及指揮合作。美國指揮大師伯恩斯坦聞其樂音,曾對他說:「我可以跟你結婚嗎?」,指揮帝王卡拉楊讚嘆:「同輩中最傑出的小提琴家!」
1997年,基頓‧克萊曼創立「波羅的海弦樂團」,樂團成員均為波羅的海三小國的優秀年輕音樂家。基頓‧克萊曼經常和「波羅的海弦樂團」於國際重要的音樂節及音樂廳巡迴演出,他們也共同錄製約25張專輯,分別由Teldec、Nonesuch、DGG和ECM發行。
基頓‧克萊曼所使用的樂器為1641年Nicola Amati所製。過去,他從未在臺灣演奏一般被認為是古典風格的協奏曲;此次,從不媚俗的大師,刻意安排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和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兩位「音樂鬥士」,震古鑠今,是臺灣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多才自然多藝!—安德拉斯‧凱勒András
Keller
安德拉斯‧凱勒(András
Keller) 獲獎無數,為享有國際最高聲譽的匈牙利小提琴首席獨奏家和室內樂音樂家,與齊瑪曼、羅斯托波維契、普萊亞等大師合作演出,曾擔任知名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首席,並組成知名的「凱勒四重奏樂團」,演出遍及愛丁堡、琉森、BBC逍遙音樂節,及卡內基、林肯中心。2007年出任具有110年歷史的布達佩斯交響樂團(CBSO)藝術總監和首席指揮。
二十年磨一劍,大師精心淬煉!—波羅的海弦樂團Kremerata Baltica
波羅的海弦樂團(Kremerata
Baltica) 1997年由基頓‧克萊曼,在「現代傑出音樂家發源地」,波羅的海三小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親自甄選一流年輕音樂家組成。首演即一鳴驚人,成為國際音樂大師爭相合作的對象!波羅的海弦樂團曾與馬友友、阿格麗希、阿胥肯納吉、普雷特涅夫、紀辛、潔西‧諾曼、賽門‧拉圖、巴倫波因等一流音樂家及柏林愛樂共同演出。
波羅的海弦樂團以「超越主流且具有創造力的演奏方式」發行25張專輯,並獲得美國葛萊美音樂獎和德國留聲機獎,最高榮譽。如果基頓‧克萊曼是「魔鬼小提琴手」,那麼「波羅的海弦樂團」,已經讓「魔鬼得到救贖」!
110歲的老樂團,首度來臺!—布達佩斯交響樂團CBSO
布達佩斯交響樂團(CBSO)為世界著名李斯特音樂學院的常駐樂團,前身為「匈牙利交響樂團」。布達佩斯交響樂團成立於1907年,與「匈牙利國家廣播交響樂團」、「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稱為匈牙利三大交響樂團。CBSO一百周年團慶時,禮聘世界著名室內樂、小提琴演奏家,安德拉斯‧凱勒為藝術總監及指揮,「打造老樂團新靈魂」!布達佩斯交響樂團演出遍及俄、美、法、德、義、奧、中,純正東歐樂音廣受好評,並和詹姆士‧高威(James Galway)、潘德瑞茲基(Krzysztof Penderecki)、羅伯托‧阿巴多(Roberto
Abbado)、柯西斯(Zoltán Kocsis)、和羅許德茲特溫斯基(Gennady Rozhdestvensky)等國際知名音樂家合作。
演出者
小提琴/基頓‧克萊曼
Gidon
Kremer, Violin
指揮/安德拉斯‧凱勒
András
Keller, Conductor
波羅的海弦樂團
Kremerata
Baltica
布達佩斯交響樂團
Concerto
Budapest Symphonic Orchestra
演出曲目
杜南伊:交響瞬間,作品36
E.
Dohnányi: Symphonic minutes op.36
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
J.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L.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7
2017/01/09
2017-03-03 2017TIFA 兩廳院經典重現《大兵的故事》The Soldier's Tale 國家音樂廳
2017TIFA 兩廳院經典重現《大兵的故事》
The Soldier's Tale
2017-03-03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轉貼
經典音樂劇場重製 最強夢幻卡司
《大兵的故事》華麗登台
成立於1989年的「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由木管、弦樂、打擊與鋼琴演奏家組成,1994年曾與呂紹嘉、羅北安、陳揚合作搬演《史特拉汶斯基的另一章-大兵的故事》,迴響熱烈。2003年,兩廳院獨奏家系列壓軸節目《大兵的故事》,由徐家駒策劃演出,集結了蘇顯達、朱宗慶、陳威稜、葉綠娜等「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成員及多位知名國人演奏家,由張佳韻指揮、黎煥雄導演,一起跨界玩音樂。
2016年,「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老友再聚首,並再度邀集多位知名演奏家形成「夢幻卡司」,重新演繹音樂劇場傑作《大兵的故事》。此外,還將演出賴德和的木管五重奏「閒情二章」、貝多芬的降E大調「為鋼琴、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與法國號的五重奏」OP. 16兩首室內樂作品,藉此重溫「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那段志同道合、樂在音樂的美好時光。
低音管 徐家駒
徐家駒低音管演奏家,參與及發起「臺北木管五重奏團」、「臺北獨奏家室內樂團」以及「徐家駒低音管室內樂團」,歷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低音管首席、副團長與團長,曾任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系主任。
演出製作團隊:(依演出順序排列)
製作人、低音管│徐家駒
長笛│游雅慧
雙簧管│李珮琪
單簧管│陳威稜
法國號│莊思遠
鋼琴│葉綠娜
雙簧管│劉榮義
指揮│張佳韻
小提琴│蘇顯達
小號│葉樹涵
長號│宋光清
低音提琴│卓涵涵
擊樂│朱宗慶
曲目:
賴德和木管五重奏∣《閒情二章》
貝多芬∣降E大調《為鋼琴、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與法國號的五重奏》,作品16
史特拉汶斯基∣《大兵的故事》
注意事項:
◆本場次非親子節目,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票價:500 700 900 1200 1600 2000 2500
主辦單位保有節目內容異動權
The Soldier's Tale
2017-03-03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轉貼
經典音樂劇場重製 最強夢幻卡司
《大兵的故事》華麗登台
成立於1989年的「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由木管、弦樂、打擊與鋼琴演奏家組成,1994年曾與呂紹嘉、羅北安、陳揚合作搬演《史特拉汶斯基的另一章-大兵的故事》,迴響熱烈。2003年,兩廳院獨奏家系列壓軸節目《大兵的故事》,由徐家駒策劃演出,集結了蘇顯達、朱宗慶、陳威稜、葉綠娜等「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成員及多位知名國人演奏家,由張佳韻指揮、黎煥雄導演,一起跨界玩音樂。
2016年,「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老友再聚首,並再度邀集多位知名演奏家形成「夢幻卡司」,重新演繹音樂劇場傑作《大兵的故事》。此外,還將演出賴德和的木管五重奏「閒情二章」、貝多芬的降E大調「為鋼琴、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與法國號的五重奏」OP. 16兩首室內樂作品,藉此重溫「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那段志同道合、樂在音樂的美好時光。
低音管 徐家駒
徐家駒低音管演奏家,參與及發起「臺北木管五重奏團」、「臺北獨奏家室內樂團」以及「徐家駒低音管室內樂團」,歷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低音管首席、副團長與團長,曾任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系主任。
演出製作團隊:(依演出順序排列)
製作人、低音管│徐家駒
長笛│游雅慧
雙簧管│李珮琪
單簧管│陳威稜
法國號│莊思遠
鋼琴│葉綠娜
雙簧管│劉榮義
指揮│張佳韻
小提琴│蘇顯達
小號│葉樹涵
長號│宋光清
低音提琴│卓涵涵
擊樂│朱宗慶
曲目:
賴德和木管五重奏∣《閒情二章》
貝多芬∣降E大調《為鋼琴、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與法國號的五重奏》,作品16
史特拉汶斯基∣《大兵的故事》
注意事項:
◆本場次非親子節目,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票價:500 700 900 1200 1600 2000 2500
主辦單位保有節目內容異動權
2017/01/08
2017/02/28 (二)19:30 奔放古典樂章<徐志摩的昇華之夜> 國家音樂廳
奔放古典樂章<徐志摩的昇華之夜>
主辦:奔放音樂工作室06-2015191、基益慈善基金會
指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協辦:
贊助:久泰皇品建設
網站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BenFengStudio/
2017/02/28 (二)19:30 國家音樂廳 (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轉貼
奔放音樂工作室與國內最頂尖之製作團隊,將音樂、詩詞、書法、劇場融入為ㄧ氣呵成的敘述音樂。把時間拉回至1920 年代,徐志摩的詩與荀白克、蓋希文、拉威爾的音樂,是東西方文化的愛苗、火花、與深情對話。
徐志摩的詩從<我不知道 風是在那ㄧ個方向吹>, 其一縷煙似的輕飄追尋與拉威爾的三重奏開頭之朦朧美似是同ㄧ口氣吹出來的。拉威爾鋼琴三重奏的前三個樂章,其鮮明的個性恰好可拿來詮釋徐志摩ㄧ生中的三個女人:有張幼儀的嫻靜內斂,處在傳統年代卻與一位多情豪放詩人糾結一生,小腳與西服的困惑矛盾卻勇敢地在時代洪流裡堅定; 有陸小曼的多情多愁和他們之間驚濤駭浪卻又孩子般執著任性的愛情; 有林徽音的秀慧脫俗,刻畫才子與佳人一輩子的交心靈動。偶然是徐寫給林的詩,在陳秋霞的筆下成了大家對於徐詩最打入心坎的領會。徐志摩1918赴美,爾後1920赴英,正好感受了當時正被一股爵士風吹得心飛意亂的西方樂壇,Sweet Georgia Brown 正是當代爵士樂最貼切的寫照。而我們用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來作為對這位清新脫俗、玩世不恭的詩人的一幅音樂畫像。演出者踏著 swing dance 的舞步,在20年代的爵士音樂裡相遇,在藍色狂想曲裡徹底放,打破所有音樂演出的規範與狀態。昇華之夜是荀白克轉入無調性音樂曲風前的最後一個浪漫巔峰之作,徐志摩的詩選與昇華之夜原創故事緊密結合鋪陳出一個新的情感脈絡,以旁白、吟唱、和詠嘆三個方式與音樂對話,在戲劇元素裡呼吸出ㄧ個獨特、真摯、跳脫框架的表演藝術。
2.26 台南奔放E倉庫
2.28 台北國家音樂廳
演出陣容:
男高音|湯發凱
鋼 琴|許昱琦
豎 笛|劉凱妮
小提琴|吳敏慈、杜冠璋
中提琴|黃鴻偉、林倢伃
大提琴|高炳坤、侯柔安
擊樂&二胡|吳政君
書 法|馮憲民
舞 者|王婕安、張洪誠
製作團隊:
音樂總監|吳敏慈
導 演|馬龍
編 舞|Brook Hall
攝、錄影|莫杰
舞台設計|陳慧
燈光設計|賴科竹
影像設計|王奕盛
服裝設計|林恆正
舞台監督|鄒雅荃
執行製作|劉鈴錚
平面設計|黃振瑋
主辦:奔放音樂工作室06-2015191、基益慈善基金會
指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協辦:
贊助:久泰皇品建設
網站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BenFengStudio/
2017/02/28 (二)19:30 國家音樂廳 (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轉貼
奔放音樂工作室與國內最頂尖之製作團隊,將音樂、詩詞、書法、劇場融入為ㄧ氣呵成的敘述音樂。把時間拉回至1920 年代,徐志摩的詩與荀白克、蓋希文、拉威爾的音樂,是東西方文化的愛苗、火花、與深情對話。
徐志摩的詩從<我不知道 風是在那ㄧ個方向吹>, 其一縷煙似的輕飄追尋與拉威爾的三重奏開頭之朦朧美似是同ㄧ口氣吹出來的。拉威爾鋼琴三重奏的前三個樂章,其鮮明的個性恰好可拿來詮釋徐志摩ㄧ生中的三個女人:有張幼儀的嫻靜內斂,處在傳統年代卻與一位多情豪放詩人糾結一生,小腳與西服的困惑矛盾卻勇敢地在時代洪流裡堅定; 有陸小曼的多情多愁和他們之間驚濤駭浪卻又孩子般執著任性的愛情; 有林徽音的秀慧脫俗,刻畫才子與佳人一輩子的交心靈動。偶然是徐寫給林的詩,在陳秋霞的筆下成了大家對於徐詩最打入心坎的領會。徐志摩1918赴美,爾後1920赴英,正好感受了當時正被一股爵士風吹得心飛意亂的西方樂壇,Sweet Georgia Brown 正是當代爵士樂最貼切的寫照。而我們用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來作為對這位清新脫俗、玩世不恭的詩人的一幅音樂畫像。演出者踏著 swing dance 的舞步,在20年代的爵士音樂裡相遇,在藍色狂想曲裡徹底放,打破所有音樂演出的規範與狀態。昇華之夜是荀白克轉入無調性音樂曲風前的最後一個浪漫巔峰之作,徐志摩的詩選與昇華之夜原創故事緊密結合鋪陳出一個新的情感脈絡,以旁白、吟唱、和詠嘆三個方式與音樂對話,在戲劇元素裡呼吸出ㄧ個獨特、真摯、跳脫框架的表演藝術。
2.26 台南奔放E倉庫
2.28 台北國家音樂廳
演出陣容:
男高音|湯發凱
鋼 琴|許昱琦
豎 笛|劉凱妮
小提琴|吳敏慈、杜冠璋
中提琴|黃鴻偉、林倢伃
大提琴|高炳坤、侯柔安
擊樂&二胡|吳政君
書 法|馮憲民
舞 者|王婕安、張洪誠
製作團隊:
音樂總監|吳敏慈
導 演|馬龍
編 舞|Brook Hall
攝、錄影|莫杰
舞台設計|陳慧
燈光設計|賴科竹
影像設計|王奕盛
服裝設計|林恆正
舞台監督|鄒雅荃
執行製作|劉鈴錚
平面設計|黃振瑋
2017/01/07
2017/01/14 (六)19:30胡志龍鋼琴獨奏會-郭德堡變奏曲 HU Chih-long Piano Recital 演奏廳
胡志龍鋼琴獨奏會-郭德堡變奏曲
HU Chih-long Piano Recital
轉貼
胡志龍鋼琴獨奏會-郭德堡變奏曲
HU Chih-long Piano Recital
轉貼
主辦:斐亞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協辦:
贊助: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網站連結:http://www.chorphilia.com/concert/124
胡志龍鋼琴獨奏會~郭德堡變奏曲
旅美鋼琴家胡志龍的全新演出曲目,經典中的高峰 --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巴赫稱此曲為“Aria with Thirty Variations”(詠嘆調與三十個變奏),這套樂曲於1742年出版,到今天已經275年,仍不斷地給後人許多挑戰及無窮的靈感。一個主題與三十個變奏,完整演奏一次就需要將近七十分鐘的《郭德堡變奏曲》,對鋼琴家而言,絕對是意志力與體力的挑戰。鋼琴家胡志龍解構重現巴赫的鍵盤藝術,以他精湛的琴藝與音樂性,計畫巡迴台灣六個縣市,為愛樂者演奏《郭德堡變奏曲》。
除了演奏這套龐大的樂曲之外,也以巴哈的樂曲為靈感,創作了 ”Afterthoughts on Bach’s Goldberg Variations”(台灣首演),afterthoughts不容易翻譯成中文,再思、反思、感想?胡志龍以一個鋼琴演奏家的角色如何在巴哈的偉大作品中汲取養分,再加入現代的元素,形成了鋼琴家語彙的「郭德堡讀後感」。此外並委託旅韓作曲家李志純,以這場音樂會的主題為靈感,並結合台灣的音樂元素,譜寫全新鋼琴曲《堡德哥狂想曲》(世界首演)。
胡志龍另外安排了由拉赫瑪尼諾夫及李斯特改編華格納旋律的四首鋼琴獨奏曲『愛之歡、愛之悲、愛之生、愛之死』,在上下半場的反差之間,呈現出鋼琴音樂的無窮無盡。
胡志龍鋼琴獨奏會 巡迴演出
2016.12.27(二) 19:30 台中東海大學音樂廳 自由入場(協辦單位:東海大學音樂系)
2017.01.07(六) 19:30 花蓮縣演藝廳 索票入場
2017.01.14(六) 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奏廳 票價:$800, $500, $300
2017.01.18(三) 19:30 台南大學雅音樓 票價:$300, $200
2017.01.20(五) 19:30 高雄市音樂館 票價:$500, $300
2017.01.21(六) 19:30 嘉義大學音樂館文薈廳 自由入場(協辦單位:國立嘉義大學音樂系,鋼琴音樂營)
HU Chih-long Piano Recital
轉貼
胡志龍鋼琴獨奏會-郭德堡變奏曲
HU Chih-long Piano Recital
轉貼
主辦:斐亞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協辦:
贊助: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網站連結:http://www.chorphilia.com/concert/124
胡志龍鋼琴獨奏會~郭德堡變奏曲
旅美鋼琴家胡志龍的全新演出曲目,經典中的高峰 --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巴赫稱此曲為“Aria with Thirty Variations”(詠嘆調與三十個變奏),這套樂曲於1742年出版,到今天已經275年,仍不斷地給後人許多挑戰及無窮的靈感。一個主題與三十個變奏,完整演奏一次就需要將近七十分鐘的《郭德堡變奏曲》,對鋼琴家而言,絕對是意志力與體力的挑戰。鋼琴家胡志龍解構重現巴赫的鍵盤藝術,以他精湛的琴藝與音樂性,計畫巡迴台灣六個縣市,為愛樂者演奏《郭德堡變奏曲》。
除了演奏這套龐大的樂曲之外,也以巴哈的樂曲為靈感,創作了 ”Afterthoughts on Bach’s Goldberg Variations”(台灣首演),afterthoughts不容易翻譯成中文,再思、反思、感想?胡志龍以一個鋼琴演奏家的角色如何在巴哈的偉大作品中汲取養分,再加入現代的元素,形成了鋼琴家語彙的「郭德堡讀後感」。此外並委託旅韓作曲家李志純,以這場音樂會的主題為靈感,並結合台灣的音樂元素,譜寫全新鋼琴曲《堡德哥狂想曲》(世界首演)。
胡志龍另外安排了由拉赫瑪尼諾夫及李斯特改編華格納旋律的四首鋼琴獨奏曲『愛之歡、愛之悲、愛之生、愛之死』,在上下半場的反差之間,呈現出鋼琴音樂的無窮無盡。
胡志龍鋼琴獨奏會 巡迴演出
2016.12.27(二) 19:30 台中東海大學音樂廳 自由入場(協辦單位:東海大學音樂系)
2017.01.07(六) 19:30 花蓮縣演藝廳 索票入場
2017.01.14(六) 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奏廳 票價:$800, $500, $300
2017.01.18(三) 19:30 台南大學雅音樓 票價:$300, $200
2017.01.20(五) 19:30 高雄市音樂館 票價:$500, $300
2017.01.21(六) 19:30 嘉義大學音樂館文薈廳 自由入場(協辦單位:國立嘉義大學音樂系,鋼琴音樂營)
2017/01/06
2017-03-12 2017TIFA 安德佐夫斯基鋼琴獨奏會 Piotr Anderszewski Piano Recital 國家音樂廳
2017TIFA 安德佐夫斯基鋼琴獨奏會
Piotr Anderszewski Piano Recital
2017-03-12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結合詩意與創造力的精緻演出 無懈可擊的大師風範
英國《衛報》盛讚「鋼琴演奏的最高境界!」波蘭裔,長期在巴黎發展演奏生涯的安德佐夫斯基,於一九九0年,年僅二十ㄧ歲在眾人驚呼聲中,大膽地憑著貝多芬的《迪亞貝利變奏曲》,打進聞名的英國里茲國際鋼琴大賞,入圍準決賽後,卻毅然退出大賽,從此聲名大噪。他擅長演奏巴赫、舒曼、蕭邦等大師作品,此外還曾擔任法國知名紀錄片導演布魯諾.蒙桑容為ARTE拍攝的兩部獲獎紀錄片的主角,紀錄片中闡述了安德佐夫斯基對音樂的思考以及與貝多芬第120號作品的獨特關係。安德佐夫斯基曾與柏林愛樂與倫敦交響樂團等國際知名樂團合作;也曾於卡內基音樂廳、柏林愛樂音樂廳、蘇黎世音樂廳、倫敦南岸中心等地演出,安德佐夫斯基堪稱為目前最炙手可熱的音樂家。
鋼琴家Piano Virtuoso│皮奥特.安德佐夫斯基Piotr Anderszewski
皮奥特.安德佐夫斯基,曾榮獲1999年齊馬諾夫斯基大賽最佳演奏獎、入選2001年皇家愛樂樂團『2000年最佳演奏家』。首次發行的貝多芬專輯《迪亞貝利變奏曲》便榮獲法國權威古典音樂雜誌《Diapason》頒發金唱片獎的高度肯定,安德佐夫斯基以富感染力與獨創性的表演而享譽國際。
曲目:
莫札特︱C小調幻想曲,作品編號K. 475 Mozart︱ Fantasia in C minor, K. 475
莫札特︱第十四號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編號K. 457 Mozart︱Sonata No. 14 in C minor, K. 457
楊納傑克︱《荒草漫湮的小徑》選自第二曲集 Janáček︱ *On an Overgrown Path,* Book II
蕭邦︱三首馬厝卡舞曲,作品編號56 Chopin︱ Three Mazurkas, Op. 56
蕭邦︱三首馬厝卡舞曲,作品編號59 Chopin︱ Three Mazurkas, Op. 59
蕭邦︱幻想-波蘭舞曲,作品編號61 Chopin︱ Polonaise-Fantasie, Op. 61
莫札特︱C小調幻想曲,作品編號K. 475 Mozart︱ Fantasia in C minor, K. 475
莫札特︱第十四號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編號K. 457 Mozart︱Sonata No. 14 in C minor, K. 457
楊納傑克︱《荒草漫湮的小徑》選自第二曲集 Janáček︱ *On an Overgrown Path,* Book II
蕭邦︱三首馬厝卡舞曲,作品編號56 Chopin︱ Three Mazurkas, Op. 56
蕭邦︱三首馬厝卡舞曲,作品編號59 Chopin︱ Three Mazurkas, Op. 59
蕭邦︱幻想-波蘭舞曲,作品編號61 Chopin︱ Polonaise-Fantasie, Op. 61
注意事項:
◎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票價:500、800、1200、1600、2000、2500
主辦單位保有節目內容異動權
http://www.anderszewski.net/
2017-03-09 ~ 2017-03-12 2017TIFA 無垢舞蹈劇場《潮》 Legend Lin Dance Theatre--The Eternal Tides 國家戲劇院
2017TIFA 無垢舞蹈劇場《潮》
Legend Lin Dance Theatre--The Eternal Tides
2017-03-09 ~ 2017-03-12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世界當代八大編舞家林麗珍2017年全新製作
潮生,潮落,釋放後的再開始。靈魂歷經劫難與輪迴, 愛,不曾改變
睽違七年餘,世界當代八大編舞家林麗珍思索後的再出發,帶領以常民儀式風格享譽國際的無垢舞蹈劇場,推出2017年全新力作《潮》。
大海環繞台灣,潮水起落,化為霜雪雲雨,匯流入海,是情感的循環,也是靈魂的歸宿。繼「天、地、人」三部曲《醮》、《花神祭》、《觀》後,林麗珍再次揉合她長年致力採集、保存的地方民族文化,將祭典與儀式化入作品之中,由無垢舞蹈劇場獨特的身體語言,演繹出宏大的生命思索與宇宙觀。時間過去,無垢舞者的身體更臻圓熟,猶如進入宗教儀式的步行與舞動,肢體綻放如花,激越如潮,在靈魂最深處盛放。
歷經千百劫難,白鳥自遠方翱翔而來,帶著人生一切悲歡哀喜,與觀眾一同檢視生命的旅程。
演出製作團隊:
藝術總監、編舞/林麗珍
造型視覺設計/林麗珍
製作人/陳念舟
燈光設計/鄭國揚
舞台設計/蔡珮玲
服裝設計/王佳惠
吟唱/許景淳
主要舞者/吳明璟、鄭傑文
藝術總監、編舞/林麗珍
造型視覺設計/林麗珍
製作人/陳念舟
燈光設計/鄭國揚
舞台設計/蔡珮玲
服裝設計/王佳惠
吟唱/許景淳
主要舞者/吳明璟、鄭傑文
注意事項:
◎節目全長約90分鐘
◎演前導聆:每場演出前30分鐘於國家戲劇院大廳
◎演後座談:3/12演後於國家戲劇院大廳
◎節目全長約90分鐘
◎演前導聆:每場演出前30分鐘於國家戲劇院大廳
◎演後座談:3/12演後於國家戲劇院大廳
主辦單位保有節目內容異動權
票價:500 800 1200 1600 2000 2500 兩廳院之友9折、學生8折
2017-03-31 ~ 2017-04-02 2017TIFA 奧斯卡‧柯爾斯諾瓦X立陶宛OKT劇團《哈姆雷特》國家戲劇院
2017TIFA 奧斯卡‧柯爾斯諾瓦X立陶宛OKT劇團《哈姆雷特》
OKT/Vilnius City Theatre "Hamlet"
2017-03-31 ~ 2017-04-02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超乎想像 力道鮮明的《哈姆雷特》
鬼才導演奧斯卡•柯爾斯諾瓦榮獲歐洲劇場新現實獎、法國文藝騎士勳章、立陶宛國家文藝獎等多項重要獎項,本劇更入選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劇目。奧斯卡•柯爾斯諾瓦認為《哈姆雷特》才是最能反映這個時代的戲劇,他創作的信念就是「用現代的方式,展演經典劇本」、「以創造經典的精神,創作現代戲劇」,亦特別強調經典劇本與當代的關聯性,他認為現代劇場必須反映現代生活,有時候甚至還要超越現代,預測未來。奧斯卡•柯爾斯諾瓦用九個鏡面梳妝台瘋狂映射,以全新視角再現莎士比亞經典悲劇,帶領觀眾進入一場屬於21世紀最顛覆想像的《哈姆雷特》!
奧斯卡•柯爾斯諾瓦Oskaras Koršunovas
立宛陶OKT劇團(Oskaras Koršunovas Theatre)之創辦人。曾獲歐洲劇場新現實獎的最年輕獲獎者,更被譽為立陶宛國寶級導演。率領該團參加多次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演出,並受邀至世界各地演出,皆獲得空前成功,亦為立陶宛巡演場次最多的獨立劇團。
立宛陶OKT劇團(Oskaras Koršunovas Theatre)之創辦人。曾獲歐洲劇場新現實獎的最年輕獲獎者,更被譽為立陶宛國寶級導演。率領該團參加多次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演出,並受邀至世界各地演出,皆獲得空前成功,亦為立陶宛巡演場次最多的獨立劇團。
演出製作團隊:
導演暨舞台設計:奧斯卡•柯爾斯諾瓦Oskaras Koršunovas
服裝暨舞台設計:Agne Kuzmickaite
作曲:Antanas Jasenka
燈光設計:Eugenijus Sabaliauskas
導演暨舞台設計:奧斯卡•柯爾斯諾瓦Oskaras Koršunovas
服裝暨舞台設計:Agne Kuzmickaite
作曲:Antanas Jasenka
燈光設計:Eugenijus Sabaliauskas
演員卡司:
巴拿都、羅增侃、掘墳者BERNARDO, ROSENCRANTZ, GRAVEDIGGER:Tomas Zaibus
何瑞修、挪威隊長、符廷霸HORATIO, NORWEGIAN CAPTAIN, FORTINBRAS:Julius Zalakevicius
克勞迪斯、鬼魂KING CLAUDIUS, GHOST:Dainius Gavenonis
雷厄提LAERTES:Darius Gumauskas
紀思騰、掘墳者GUILDENSTERN, GRAVEDIGGER: Giedrius Savickas
馬賽拉、紳士MARCELLUS, GENTLEMAN: Jonas Verseckas
奧菲麗亞OPHELIA: Rasa Samuolyte
波龍尼POLONIUS:Vaidotas Martinaitis
哈姆雷特PRINCE HAMLET:Darius Meskauskas
葛楚QUEEN GERTRUDE:Nele Savicenko
巴拿都、羅增侃、掘墳者BERNARDO, ROSENCRANTZ, GRAVEDIGGER:Tomas Zaibus
何瑞修、挪威隊長、符廷霸HORATIO, NORWEGIAN CAPTAIN, FORTINBRAS:Julius Zalakevicius
克勞迪斯、鬼魂KING CLAUDIUS, GHOST:Dainius Gavenonis
雷厄提LAERTES:Darius Gumauskas
紀思騰、掘墳者GUILDENSTERN, GRAVEDIGGER: Giedrius Savickas
馬賽拉、紳士MARCELLUS, GENTLEMAN: Jonas Verseckas
奧菲麗亞OPHELIA: Rasa Samuolyte
波龍尼POLONIUS:Vaidotas Martinaitis
哈姆雷特PRINCE HAMLET:Darius Meskauskas
葛楚QUEEN GERTRUDE:Nele Savicenko
注意事項:
◎節目全長約180分鐘,含中場休息
◎立陶宛語發音,中英文字幕
◎建議18歲以上觀眾觀賞
◎演出部分含血腥暴力、抽菸及煙霧等特殊效果,請留意並斟酌入場。
◎節目全長約180分鐘,含中場休息
◎立陶宛語發音,中英文字幕
◎建議18歲以上觀眾觀賞
◎演出部分含血腥暴力、抽菸及煙霧等特殊效果,請留意並斟酌入場。
◎演前導聆:每場演出前30分鐘,地點:國家戲劇院一樓大廳
◎演後座談:4/2(Sun.)演後於國家戲劇院大廳
◎演後座談:4/2(Sun.)演後於國家戲劇院大廳
票價:5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3000
主辦單位保有節目內容異動權
http://www.okt.lt/en/plays/hamlet/
2016/12/29
2017/01/08 (日) 14:30 NSO探索頻道 I《狄恩的「樂」世界》 NSO Music Discovery I - The Creations of Brett Dean
轉貼
NSO探索頻道 I《狄恩的「樂」世界》
NSO Music Discovery I - The Creations of Brett Dean
主辦: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交響樂團
網站連結:http://npac-nso.org
NSO探索頻道 I《狄恩的「樂」世界》
NSO Music Discovery I - The Creations of Brett Dean
主辦: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交響樂團
網站連結:http://npac-nso.org
演出場次
演出日期 Date | 地 點 Venue | ||
---|---|---|---|
2017/01/08 (日)14:30 |
演奏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
節目介紹
主講/顏名秀
中提琴 & 與談人/布萊特.狄恩
NSO 獨奏家群
布萊特.狄恩:
《信仰的證明》─寫給十二把中提琴
《摯友素描》
《墓誌銘》
本樂季駐團音樂家布萊特.狄恩(Brett Dean)於九〇年代末期離開柏林愛樂之後,以作曲家、指揮家、中提琴演奏家多重角色,縱橫樂壇近二十載,以絃樂演奏家的獨特視角,創作許多優秀的室內樂作品,取材於文學、視覺藝術、時事、政治,用音樂描寫自己身處的世界,主題包羅萬象,有關於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生活、實境電視節目、企業景願、自然生態、逐漸失去的手寫書信……都可入題,他不只是當代音樂作曲家,更是用音樂作品描繪、反映當代生活的藝術家。本節目邀請臺灣優秀的青年作曲家―顏名秀與狄恩對談,並由狄恩本人演出為紀念旅居德國時的恩師摯友 Siegbert Ueberschaer 所寫作的中提琴獨奏小品《摯友素描》,與 NSO 獨奏家群演出絃樂四重奏 +1(作曲家擔任第二中提琴)作品《墓誌銘》,並由本團中提琴聲部呈現狄恩特別為柏林愛樂同儕所創作的《信仰的證明》—寫給十二把中提琴。
中提琴 & 與談人/布萊特.狄恩
NSO 獨奏家群
布萊特.狄恩:
《信仰的證明》─寫給十二把中提琴
《摯友素描》
《墓誌銘》
本樂季駐團音樂家布萊特.狄恩(Brett Dean)於九〇年代末期離開柏林愛樂之後,以作曲家、指揮家、中提琴演奏家多重角色,縱橫樂壇近二十載,以絃樂演奏家的獨特視角,創作許多優秀的室內樂作品,取材於文學、視覺藝術、時事、政治,用音樂描寫自己身處的世界,主題包羅萬象,有關於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生活、實境電視節目、企業景願、自然生態、逐漸失去的手寫書信……都可入題,他不只是當代音樂作曲家,更是用音樂作品描繪、反映當代生活的藝術家。本節目邀請臺灣優秀的青年作曲家―顏名秀與狄恩對談,並由狄恩本人演出為紀念旅居德國時的恩師摯友 Siegbert Ueberschaer 所寫作的中提琴獨奏小品《摯友素描》,與 NSO 獨奏家群演出絃樂四重奏 +1(作曲家擔任第二中提琴)作品《墓誌銘》,並由本團中提琴聲部呈現狄恩特別為柏林愛樂同儕所創作的《信仰的證明》—寫給十二把中提琴。
2016/12/28
2017-03-11 星期六 19:30 號角琴絃的時空漫步 小提琴/李宜錦, 法國號/劉宜欣, 鋼琴/王佩瑤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