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
Open Rehearsal 微塵
2017.04.08 Sat 15:00
地點 Open Rehearsal 微塵/雲門劇場
轉貼
林懷民邀你直擊雲門舞作打磨成形過程
2016,雲門首次讓人窺見編舞家與舞者間的私有對話;2017,再次打開「微塵」排練大門。走進藝術家的工作場域,看舞者、作品減去服裝燈光後,純粹的創作是如何的寫實動人。
「微塵」,曾經是林懷民心中的「非做不可」、曾經在德俄巡演時,引動觀眾肅然欣賞,頻頻拭淚。
“舞蹈,是舞者在台上動員全部的器官,使出渾身解數,與觀眾的感觀來對話,如果你看得起了雞皮疙瘩,你就滿分,我就滿足了。” --林懷民
雲門舞集自1973年創立以來,走過歐亞美澳200個城市,演出超過3300場,無論是站在紐約、華府、巴黎、倫敦、俄羅斯等等全球一流表演舞台,或是回到台灣各個大城小鎮,以及每年盛夏時被稱為地表上最大型的舞蹈活動「免費戶外公演」,感動無數人.更是台灣社會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舞台上,舞者們從容、自信、專業。
舞台下,排練的過程,卻是編舞家與舞者間絕對私有的對話。
你無法想像,更不曾有機會靠近。
「微塵」是林懷民蓄積內心十年,終於迸發的深刻之作。以俄國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奇的「第八號弦樂四重奏」入舞,刻劃眾生流離掙扎的悲劇,引「金剛經」中的微塵眾為題,比喻眾生的卑微,微小,脆弱,面對無常,有如細微的塵沙,
「微塵」在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契故鄉,聖彼得堡的亞歷山大德林斯基劇院(Alexandrinsky Theatre)演出時,作品中呈現面對戰禍硬頸不屈的畫面,讓許多觀眾忍不住哽咽,不少長者更頻頻拭淚;謝幕時全場近半數的觀眾紛紛起立,以有節奏的同步掌聲,向手勾手挺立展現人性尊嚴的舞者致敬。
林懷民說,「微塵」引起蕭斯塔科維奇的同胞強烈共鳴,是他編舞生涯中快慰的經驗。
Open Rehearsal
The Open Rehearsal at Cloud Gate Theater offers a rare glimpse into the process of how Lin Hwai-min works with dancers to revive his production.
DUST
Set to Shostakovich’s String Quartet No. 8, DUST howls for victims of cruelty and injustice and cries out from the darkest of the night, evoking memory of Goya's Black Paintings.
2017/01/10
2017-04-09 雲門舞集 Open Rehearsal 稻禾 雲門劇場
雲門舞集
Open Rehearsal 稻禾
2017.04.09 Sun 15:00
地點
Open Rehearsal 稻禾/雲門劇場
轉貼
林懷民邀你直擊雲門舞作打磨成形過程
2016,雲門首次讓人窺見編舞家與舞者間的私有對話;2017,再次打開「稻禾」排練大門。走進藝術家的工作場域,看舞者、作品減去服裝燈光後,純粹的創作是如何的寫實動人。
「稻禾」,林懷民以客家歌謠,卡拉絲詠嘆調,舞者宛若稻浪翻飛的舞姿,合成一部美麗大地之歌。
"舞蹈,是舞者在台上動員全部的器官,使出渾身解數,與觀眾的感觀來對話,如果你看得起了雞皮疙瘩,你就滿分,我就滿足了。” --林懷民
雲門舞集自1973年創立以來,走過歐亞美澳200個城市,演出超過3300場,無論是站在紐約、華府、巴黎、倫敦、俄羅斯等等全球一流表演舞台,或是回到台灣各個大城小鎮,以及每年盛夏時被稱為地表上最大型的舞蹈活動「免費戶外公演」,感動無數人.更是台灣社會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舞台上,舞者們從容、自信、專業。
舞台下,排練的過程,卻是編舞家與舞者間絕對私有的對話。
你無法想像,更不曾有機會靠近。
「稻禾」是雲門40週年紀念作,林懷民讓舞者貼近泥土體驗收割,轉化為稻浪翻飛的姿態,與客家歌謠,卡拉絲的詠嘆調,合成美麗的大地之歌,歐美各大劇院近年競相邀請演出。
林懷民說,「稻禾」是其稻米情結的大發作。它不像「薪傳」裡先民聲嘶力竭的插秧耕種,不像「流浪者之歌」以滿台稻穀烘托無盡的禱告,「稻禾」從池上的泥土、日光、風和水,以及稻米的生命輪迴獲得元氣起舞。
倫敦「衛報」讚譽:『稻禾』靈敏的結合了人與自然,東方與西方,死亡與重生,極端感人…是林懷民的大地頌歌。
Open Rehearsal
The Open Rehearsal at Cloud Gate Theater offers a rare glimpse into the process of how Lin Hwai-min works with dancers to revive his production.
RICE
Inspired by the landscape and story of Chihshang in the East Rift Valley of Taiwan, RICE, featuring folksongs in Hakka – the oldest among the existing Chinese dialects - and operatic arias from the West, is a stunning, thought-provoking piece of dance.
Open Rehearsal 稻禾
2017.04.09 Sun 15:00
地點
Open Rehearsal 稻禾/雲門劇場
轉貼
林懷民邀你直擊雲門舞作打磨成形過程
2016,雲門首次讓人窺見編舞家與舞者間的私有對話;2017,再次打開「稻禾」排練大門。走進藝術家的工作場域,看舞者、作品減去服裝燈光後,純粹的創作是如何的寫實動人。
「稻禾」,林懷民以客家歌謠,卡拉絲詠嘆調,舞者宛若稻浪翻飛的舞姿,合成一部美麗大地之歌。
"舞蹈,是舞者在台上動員全部的器官,使出渾身解數,與觀眾的感觀來對話,如果你看得起了雞皮疙瘩,你就滿分,我就滿足了。” --林懷民
雲門舞集自1973年創立以來,走過歐亞美澳200個城市,演出超過3300場,無論是站在紐約、華府、巴黎、倫敦、俄羅斯等等全球一流表演舞台,或是回到台灣各個大城小鎮,以及每年盛夏時被稱為地表上最大型的舞蹈活動「免費戶外公演」,感動無數人.更是台灣社會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舞台上,舞者們從容、自信、專業。
舞台下,排練的過程,卻是編舞家與舞者間絕對私有的對話。
你無法想像,更不曾有機會靠近。
「稻禾」是雲門40週年紀念作,林懷民讓舞者貼近泥土體驗收割,轉化為稻浪翻飛的姿態,與客家歌謠,卡拉絲的詠嘆調,合成美麗的大地之歌,歐美各大劇院近年競相邀請演出。
林懷民說,「稻禾」是其稻米情結的大發作。它不像「薪傳」裡先民聲嘶力竭的插秧耕種,不像「流浪者之歌」以滿台稻穀烘托無盡的禱告,「稻禾」從池上的泥土、日光、風和水,以及稻米的生命輪迴獲得元氣起舞。
倫敦「衛報」讚譽:『稻禾』靈敏的結合了人與自然,東方與西方,死亡與重生,極端感人…是林懷民的大地頌歌。
Open Rehearsal
The Open Rehearsal at Cloud Gate Theater offers a rare glimpse into the process of how Lin Hwai-min works with dancers to revive his production.
RICE
Inspired by the landscape and story of Chihshang in the East Rift Valley of Taiwan, RICE, featuring folksongs in Hakka – the oldest among the existing Chinese dialects - and operatic arias from the West, is a stunning, thought-provoking piece of dance.
訂閱:
文章 (Atom)